“王震事件” 个人总结 (2)

个人总结 (1) 个人总结 (2)

“王震事件” 个人总结 (2)前言他的言行一致吗?精神问题他是什么天才吗?他知道自己在触犯法律吗?

前言

QQ图片20221120175603

这一篇我会结合王震在公众平台上的言论简单分析一下他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先把视角拉远,看看王是如何概括自己的。废话比较多,重点在第一段:

可是我和这个人的矛盾不大,重要的是他没有自己的性格 ... 我反对所有人,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和我最佩服的人,没有别人。

至少可以得出两条结论(1) 王震 > 所有人。(2) 他和没有自己性格的人没有矛盾。

进一步讨论结论 (1)。 这里的所有人中包括他最敬佩的人,因为他觉得只要不出意外,他肯定是能超过他的那些偶像的(参考他自己的话:总有一天我会创作出和 King Crimson 一样的音乐)。这里还有两条记录可以佐证他无边无际的自我。

i. 豆瓣相册的一张聊天截图

全缘角蒿-p2449571515

他给自己配的文字是:一个民族被流放而又考虑民族事业的人,是没有时间考虑时间的,他没有时间观念。他要做的是彻底执行创造给他的本能……

ii. 豆瓣相册的一则他自己写的留言中国有多可怜?知乎有多可怜?我回答前卫音乐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可以回答。这让我感到再也不会有什么其他人是希望了。只能自己努力。名团没有几个人知道,这让人没什么可说的了。喜欢纯粹的敏感的炽热的残酷的作品。怕帮后现代消费社会再添加无聊的消费。所以…写东西以前多是战斗性的。虽如此,也是晦涩的。

进一步讨论结论 (2)。 什么叫没有自己性格的人? 就是起了冲突就服服帖帖听他话的人,这不是猜想,因为这些天遭遇了太多曾经被王控制的人。如果你和王曾经相聊甚欢,大部分情况只是你逗他开心了,他不会接受你的什么批评。平等关系也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比他还能唬人。

什么叫没有矛盾? 就是他不会组织帮凶来网暴你。最开始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我 17 年和他说过不超过二十句话,他 17 年后居然整整骂了我一年,甚至他到今年还在提我(证据文里的聊天记录:“小面包和知乎翻译太糟了”)。其实我这两年已经没做翻译了,他应该也不会看我总结的一些纯技术方面的东西。我感觉比较恰当的解释是:我说的“你们这帮人把前卫圈搞的乌烟瘴气的”完全颠覆了结论(1),这已经不是翻译的问题了,这是把他的人生目标给否定了,可想而知之后他脑补了一个王震版“小面包”,一个邪恶领袖般的存在。

他的言行一致吗?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的实际行动就会发现,他完全不是自己描述的那样。

  1. “所以…写东西以前多是战斗性的。虽如此,也是晦涩的。”

    战斗性,非常高。但是晦涩就差了点。他豆瓣下面有一个专门用于挂人的相册 "笑得肚子疼",其中大部分只是将不顺眼的人言论直接截图上传,不给任何具体的理由。其这么做的目的是供他和“与他没有矛盾的人”肆意嘲笑。可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笑得肚子疼-p2497853705

    王对于这位 "浮力谱的凝视"(已销号) 翻唱作品的评价是 "跑调儿!!",说真的,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晦涩的批评。而后还将该用户的后续反应(右图)贴到了豆瓣相册上。

  2. (感谢 @听歌就醒了 补充了重要细节)王曾经考过公务员。

    1669119447814

    上图是其 2017-04-11 豆瓣相册发的一张照片,这是《干部履历表》的第四页,问了一下体制内上班的人,这是入职后填写的资料之一。

    2017-09-13还上传过一张屏幕截图,从时间上来看 “周三下午两点半” 应该是上班时间,所以这台电脑可能是工位机,浏览器的书签栏有 "浙江人事" ,"嘉兴市公(安)",前者是公务员考试网站,后者可能是他的意向单位。

    笑得肚子疼-p2498973516

     

    最后考没考上不清楚,因为他一直在捏造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是说考公务员有什么问题,主要是王 17 年考公,18 年就在知乎上引用国内自由派的话:

    《罗马人的故事》讲了迦太基等国家的衰落,实际上就是没有好的良性循环体制,而好的体制不需要一个圣人就可以完成使命——如刘瑜等人所说,那种不坏的制度即使由最坏的人执政也无非还是那样的制度,而制度本身可以制约邪恶。圣人如果不断自我神话,成圣之后就有了道德祭坛的合法性,这一点中国和伊斯兰屡屡领教何为极端与何为邪恶。 —— 应该怎样理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

    这也能部分说明他在网上说的话多是信口雌黄。“没有时间考虑时间”的王就是通过花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方式来 “彻底执行创造给他的本能” 的。

     

  3. “知乎有多可怜?我回答前卫音乐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可以回答。”

    我没有特意去翻他前卫音乐下的回答,随手找了一个问题:外国人如何评价鲁迅?王大天才上来就非常严厉,他指出:"那些没干货的能不能不回答啊"。下面是他的回答:

    可以读读华志坚、德国教授顾彬的作品。我多推荐点吧。井上厦:《上海月亮》,豆瓣我写过书评,《1927年的中国会饮》。美国汉学家有研究七月派的,七月派胡风是鲁迅的学生。研究徐梵澄的都知道徐梵澄是唯意志论、佛经、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的大师,是鲁迅的大弟子。陈西滢的后代也有一本研究鲁迅的。张钊贻:《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詹明信写过,但是老垃圾了……

    台湾有几个写鲁迅写得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把本雅明和鲁迅放在一起,写得非常正宗,没有任何牵强处,这个我日记里放过。台湾不是国外,但也不是国内,我们把这个思想的比较(就是本雅明)当做海外,可以吧。还有很多。但是以日本竹内好木山英雄等等为主,日本文学政治思想非常好,但是哲学就一般,哲学都是梳理非常好,比如梳理后现代的。但是鲁迅早就玩过后现代了……日本女研究家有一本研究鲁迅摩罗诗力说的,真是太美了,非常服气。

    且不说我看完了只懂了 "七月派胡风是鲁迅的学生、徐梵澄是鲁迅的大弟子、鲁迅早就玩过后现代了...",谁告诉我这句 "詹明信写过,但是老垃圾了" 到底哪里干货了?不仅如此,这个回答不仅没有提外国人是如何评价鲁迅的,他甚至连最基本的文章推荐作用都没达到。上谷歌搜索 "台湾 鲁迅 本雅明 结构主义语言学" 会蹦出来 29,500 条结果,并且第一页没有非常符合这四点的,那么王到底说的是哪几篇文章呢?后面的 "日本女研究家" 也是同一个毛病。

    既然如此,王这篇回答到底回答了个啥,我都没法去查证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因为我连他引用的文章都找不到。这是不是自娱自乐吗。就这还"只有我能回答",真是恬不知耻。

当然还有大量的证据可以佐证王的言行不一,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精神问题

无法不注意到,上文的回答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点,就是话题的不断跳转。体现在后半段的话里 :

(a) 还有很多。但是以日本竹内好木山英雄等等为主,(b) 日本文学政治思想非常好,但是哲学就一般,哲学都是梳理非常好,(c) 比如梳理后现代的。(d) 但是鲁迅早就玩过后现代了...

正常人讲完 (a) 不应该继续描述这班人对鲁迅的评价吗,再不济他也要说两句 "挺垃圾" 或者 "好极了" 吧?这不是王肚子里啥都没有就可以解释的,因为他完全可以上网搜一点总结性的言论写在后面。相反的,他直接把话题跳到了日本的文学政治思想,这非常像一种症状 —— "思维奔逸"。我们来看看网上的描述:

思维奔逸:发作时皮质兴奋,联想不断接通,皮质的联想是有逻辑的,联想速度越快,联想逻辑就越表浅。音联意联就是一种表浅的逻辑联想,话题随自己言语的发音而改变称音联; 随自己言语的语义而改变称意联。病例:患者叫王林,问他叫什么名字,患者说: “三划王,双木林; 一木不成林,二木才算林,三木是森林,林冲夜奔(“林”的音联),武松打虎(水浒的意联),画虎不成反类犬(虎的音联),犬是狗,什么狗,是疯狗,疯狗不能碰(狗的音联),老虎头上拍苍蝇(“不能碰”的意联),马马虎虎帮帮忙(虎的音联)。

一遍读下来,是“言语不连贯”,但仔细分析,句句都有音联意联,我们将之归入“思维奔逸”。还有一种情况,句与句之间无逻辑关系,称思维破裂。例如,“哦,这里( 医院) 极好,你知道的,这辆列车坏了,并且这个池塘掉进前面的门口”。即使有片段的音联意联,但总体上内在逻辑破坏,依然为思维破裂,例如,问: “你在哪里工作”? 答: “这是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太阳的意联) ,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马马虎虎,捣捣浆糊(虎-糊的音联)。”又如问:“老张,吃过饭了吗?”患者答: “吃饭? 天要下雨了,小心水车被碰坏了(雨-水的意联) ,冬天必须穿棉袄”。

这完全可以用来解释这段没有逻辑的话:

(a) - [日本的音联] -> (b) - [梳理的音联] -> (c) - [后现代的音联] -> (d)

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逻辑混乱的例子,证据文里王和受害者的聊天记录:

image 5

注意右边的对话:

王:你对什么有兴趣?

女孩:小提琴

王:(这时候正常人都应该会说一些小提琴的东西,但是王的选择是自说自话)

兴趣很难建立起来 ... 毕竟很难,都会消磨掉一切

女孩:(但是我喜欢小提琴) 从小到现在了

王:你有喜欢的人吗? 什么人都行 ... (第一次转变话题)

女孩:但是我一直喜欢小提琴 ... (还在回答关于小提琴和兴趣的问题)

王:你怎么看待学校老师? (第二次转变话题)

女孩:喜欢年级的一个人(回答上面的问题)

女孩:那个人和一个数学家重名 ...

王:你觉得什么人能当你的老师? (第三次转变话题)

王:喜欢数学家? (终于和女孩的回答搭点边了)

王:那你学吧 (回过神来了,学小提琴吧)

就聊天而言这根本就是一场灾难,我不觉得王这里是在故意制造什么心理战术,一般人见到这种聊天方式早就跑了。这位受害者没跑的理由完全是王的粉丝数比较多。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逻辑关系:

你对什么有兴趣? -[兴趣的音联]->

兴趣很难坚持. -[兴趣联想到喜欢]->

你有喜欢的人吗? -[刷题联想到学校]->

你怎么看待学校老师? -[老师的音联]->

你觉得什么人能当你的老师?

 

还有很多相似的言论,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点思维上的不连贯。而且思维奔逸是“轻度狂躁”的症状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

一个人处于轻度狂躁状态时,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变得非常外向、好斗并且精力充沛。

我感觉非常符合王这个人,我真心地希望他去医院看看,不要再在网上祸害人了。

他是什么天才吗?

轻度狂躁的特征表现有时候被鉴定为富有创造性和精力充沛。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天才被报道由于患有轻度狂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症状而导致了他们的成功。传统上认为轻度狂躁的特征表现包括:心境幸福欣快,脑子异常灵活,精力充沛,渴望成功等。一个比轻度狂躁更轻微一些的症状叫做情感增盛

可能有这个机会,但是他现在已经掉进坑里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自己的死角。在里面他无法否认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愚蠢。而创作需要深入的剖析和敢于否定自己的精神,不是看见香蕉想到葡萄,看见葡萄又想到哈密瓜。

还有一条最大的局限在于,王完全无法和别人交流,下面请选择一项能让王实现转型的行为:

  1. 被爆出和未成年少女的文爱记录
  2. 在意见不同的人的 K 歌下面留言跑调了
  3. 看更多的书

答案是三条全都不能,因为观察五年前和现在的他,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其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还愈演愈烈了。目前他不仅毫无悔改,甚至还把自己比拟成被世人误解的殉道者。

他知道自己在触犯法律吗?

肯定知道,而且他还非常害怕(尽管这不影响他自封的殉道者身份)。有如下几条明确的线索。

作案时

  1. 证据文中王一再询问女生年龄,反复确认其年满 14 岁,这个法定年龄显然不是他的什么癖好,而是在避免触碰特定的法律条文。
  2. 基本不透露个人信息,包括居住城市、具体职业、情感情况等。我们都一无所知,甚至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说法。
  3. 和一位受害者长达一年的聊天过程中,只使用国内的聊天软件。然而他是有推特账号的,在其上的发言也更不加约束。其宁愿在审查之下交流的原因是:他明白坦诚带来的只是没有必要的风险。

(2) (3) 都表明王根本不信任受害者,并且也知道自己的目的只是利用这些女孩(具体什么目的下一篇动态会说明)。

事后

  1. 几乎所有平台的言论和动态都被隐藏或删除了。

  2. 网易云是可以通过评论定位用户位置的(百米的精准度),王在事后把网易云上发表的言论全删了,非常干净,甚至所有关联小号的言论也都删完了。就他的废话指数而言,这应该是个大工程。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藏匿行踪。

  3.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19 年对王的行为就已经有过一次曝光了,大致经过:

    奇犽和小焰是现实中的同学,王先接触奇犽进而认识小焰后对16岁的小焰进行疯狂的进攻:聊性,询问自慰频率,并把与小焰聊性的截图发给了弱霜,弱霜当时觉得这份恋童记录是两个美好女性的探索,还把截图展示发了网易动态,两分钟内删除。

    网友“暄暄子”与网友“通电”曝光王猥亵小焰以及他对别人的不实辱骂,索要高额打赏等行为(已知每人的打赏金额在200-2000左右)。随后王清除全部网易粉丝,在各平台销声匿迹,转为暗中活动。

    “19年3月可以说不是袖手旁观了。是有好几个找上门骂我的,包括那个 J,当时就在骂我。躲在公众号后骂我和 X 的就更多了。”

    “嗯,暂时是没发现19年我和 X 曝光他之前有什么14岁受害者,那时候集中在16-23岁,也没有听说索要隐私照的事。”

    —— 19年主要曝光人之一 @通电 提供的信息

    19 年的曝光只是小范围的,不知何种原因,事后他的网易云粉丝被清空了,如果是他自己干的,这显然也是个大工程。当然或许是他事后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影响,让他的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最开始我不是很懂王为什么会做出这么多伤害他人的行为,大部分人都应该出于羞愧感而中止行动。但是了解得越多,我越觉得他网络上的所作所为像是他龌龊幻想的一种践行。是那种你在被窝里脑中上演的独角戏,戏中的所有人都任由你摆布。事后正常人的反应是略感愧疚,但是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由于否定自我的不能,决定在网络中上演这出变态戏码,换句话说,他对快感的欲望战胜了他的羞愧感与对后果的顾虑。

重新问一次上周的问题,这时候他疯了吗?没有。他在这个过程中精明得像个高玩,他将网络世界当成了一场单机游戏。成年女性不好攻克?无所谓,切换目标;有反对的声音?派已经控制住的信徒去网暴他们;可能会触犯法律?绝不透露个人信息;东窗事发?不考虑沉没成本的删除大号。

他攻击未成年受害者的手法,像极了今年 7 月份曝光出来的“小白菜群事件”,其中令人发指的心理战术,是他精心总结的游戏技巧。我们再回顾一下王的个人信条 “我和没有自己性格的人没有矛盾”,这是网络世界中他对自己的总结:他物化所有和自己处得来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于网络平台,现实生活中他同学对他的评价较为积极,因为现实中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比网络严格得多,如果现实中对拉帮结派和暴力的容忍底线下调,王必然是首批跟进的人。

或许他尚未泯灭的良心还在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这些文字是一条条个性鲜明的生命发出的。但是由于一次次没有惩罚的底线突破,王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 —— 贩卖未成年隐私信息,下一篇动态中我会给出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证据。

[未完待续]